中心供氧紧急情况应急计划
为住院病人的氧气需求和危重病人抢救的迫切需要,止因供氧系统紊乱或天气、自然灾害等突发原因影响医院的供氧中断。
针对治疗和治疗工作,定本方案。医用氧气是药品,供氧装置(氧气瓶)是器械,参照相关规定,结合医院实际情况,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标准制定。
1、 成立以主任为组长,其他医院负责人为成员的应急行动小组。
职责:监督工作制度落实,保障医院供氧,预供氧事故,组织协调供氧事故现场,做好伤员和意外事故的抢救准备工作。住院的重症患者,由其负责向上行政部门报告。
2、如遇一般供氧故障,根据故障情况,联系中心供氧员,配合抢修。供氧安装人员 提供及时的支持或到医院进行紧急维修。
3、中心供氧系统发生火灾、地震、、氧气管破裂、供氧中断或其他紧急情况(故障)时,向医院负责人或医院应急指导小组报告,并报告紧急情况发生后的时间计划开始。伤亡人数,病危等。
做好救援、抢修等相关应急工作的准备工作。发生意外时,关闭供气阀和氧气瓶开关,切断电源,使用灭火器将损失降到。
4、部、护理部、药师部、设备部、综合部、保卫部等部门在医院急救服务指导组和分院管理院的统一指导和协调下召集相关人员。我们积参与救护、现场救治和应急响应,履行物资供应、通信、抢修、后勤保障、保障等各项应急救援任务。
5、临床科室配备数量的瓶装氧气及配套供氧相关设备,如压力计、加湿瓶、连接管等,以及一套安装扳手,中心供氧。用于中心供氧出现故障时的紧急情况。
6、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认真分析突发(故障)原因,修订范法规和应急预案,加教育和管理,严格落实应急护措施,止事故或故障再次发生。
参考文章
中心供氧应急预案
建立应急预案,医院中心供氧正常运行和有效监控,可靠保障液氧站及其输送系统,止压、泄漏、火灾等事故发生。和。
一、液氧的特性及危害
1. 液化氧是一种低温液化气体,与人体皮肤和眼睛接触会引起冻伤(严重烧伤)。
2、低温液体汽化成气体时,体积膨胀,在密闭容器中,由于液化蒸气压力升高,容易造成容器内压的危险。
3、液氧和气态氧是一种力助燃剂。当液氧接近可燃物质时,遇明火易燃烧。液氧与易燃物接触会产生撞击造成的爆震危险,而液氧与易燃物混合会产生潜在的危险。当液态氧蒸发成气态氧时,它会被衣服和其他织物吸收,与火源接触可能引起闪烁和燃烧危险。
4、长期使用时,微量碳氢化合物可能会在储罐中浓缩和积累,在条件下可能发生事故。
注意事项
1、中心供氧人员具备从业资格,并通过培训考核。熟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的相关规定和低温液体的特性和危害。您熟悉产品手册、设备工艺流程、各种阀门、仪表及其功能和设备操作规程,能够在发生故障或事故时采取应急措施。
2、加注、加注液氧时,有中心供氧人员,按照操作规程对供应商进行监督,监控周围现场,禁止接触易燃易爆物品。
3、阀门的启闭应缓慢进行,避免过快或过猛,避免产生火花或损坏连接密封面。 严禁敲击或加热火焰。建议使用干净、不油腻的热风或70~80的温水解冻。
4、在修理和焊接设备之前,将储罐或管道中的液氧或气态氧放空,并换为无油干燥空气或氮气。
5、检查或换的管道阀门、接头等彻底除污、脱脂,达产后安装使用。
6.液体储存:液体储存方式分为无压储存和压力储存。打开无压储存阀,打开压力表和液位计使用。除压力表、液位计和用于在压力下储存的阀外,其他阀门均关闭。在自然蒸发的影响下,内筒内压力上升缓慢,工作压力时,打开放空阀,适当泄压。因此,在加压储存的情况下,应加检查,止压。罐内液体不宜长期使用,应经常加注和排空,以免乙炔等有害杂质集中。
7、液氧设备周围至少5m内严禁烟火,同时避免操作区域产生静电火花。
8. 中心充氧人员在加注或处理低温液体时戴上干净、易于拆卸的皮手套、布手套或棉手套。应佩戴眼镜或面罩,以溅出或可能溅出。
9. 处理大量低温液体或低温液体严重泄漏时,应穿无钉皮靴,将裤袖留在靴子外面。
10.注入或处理液氧时,中心氧源不得穿着受油脂污染的工作服和个人护用品,换受油脂污染的工作服和护用品,不得使用影响静电的化学纤维被穿。不允许穿带钉的衣服和鞋子。
11、中心供氧人员的皮肤如接触到冷液或冷气,引起冻伤,应及时用温水浸泡或冲洗受伤部位,切勿加热干燥。严重冻伤需要住院治疗。
三、发生事故时的应急响应措施和工作程序
中心供氧人员会对供氧系统中的任何事故做出反应。
1、关闭供氧阀,关闭供氧,按操作规程进行停氧操作。
2. 保护现场并向主管报告。
3、主管将组织工程人员向主管报告并处理事故。 4、分析总结事故原因及急救流程,为今后的预措施